中国商业资讯网官网首页(罗清: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 | 中国民商法律网微信公众号)

wufei123 发布于 2023-11-26 阅读(364)

H婚姻家事专题1、罗清: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 | 中国民商法律网微信公众号 | 2023年07月03日2、分手,不是施暴的理由 | 检察日报客户端 | 2023年07月04日3、抚养权执行的现实思考与完善建议 | 人民法院报官网 | 2023年06月22日

原文标题:罗清: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丨前沿作者:罗清,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讲师来源:中国民商法律网微信公众号,2023年07月03日出处:本文选编自罗清:《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载《法商研究》2023年第2期。

声明:本文已经过作者本人及原刊发载体方的授权许可;如果转发,请务必征得版权人的同意原始链接(点击本文左下角“阅读原文”可进入原文界面):https://mp.weixin.qq.com/s/MSiy9_Uk3KZDoTDkDiBIpQ

罗清: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 我国的家事司法改革者从域外引入“治疗”这一理念,目的是解决我国日益严重的家庭危机、完善既有的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家事审判制度但是,当萌发于西方国家个体主义文化传统和心理学理论的治疗性家事司法理念被引入我国以后,或者出现理解偏差,或者流于表面形式,或者缺乏制度支持,家事司法制度的治疗功能并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同时,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对儿童最大利益的重视在我国的改革中也未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对此,浙江农林大学文法学院罗清讲师在《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一文中,梳理了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历史、理论和方法,分析了我国建立这一制度面临的种种挑战,提出了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路径,以期加深我国学术共同体对这一制度的理解,并进一步构建能有效解决我国家事纠纷的本土化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

1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是一种关注幸福的司法范式(一)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兴起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美国“植根于生育、共同经济活动和孝道传统”的“制度式家庭”模式逐渐由一种“珍视浪漫与幸福”的“陪伴式家庭”模式取代。

但到20世纪70年代,“陪伴式家庭”模式也在美国失去了主导地位,婚姻被视为一条通向自我实现、个人成就的道路旧的婚姻家庭制度加速瓦解,无过错离婚制度在美国成为主流,个体主义在婚姻家庭领域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

治疗法理学于1987年诞生于美国这一时期,社会科学对法律的影响与日俱增,尤其是法律与心理学的融合带来了整个社会话语的转向治疗法理学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并考量多元法外关系因素,帮助人们减少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痛苦与伤害,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减少家事诉讼的消极影响。

由此,有学者主张治疗法理学能够为当代家庭法律问题提供更加务实和有益的解决方案,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应运而生(二)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理论与方法1.将个体的福祉作为家事司法的价值追求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不再把家事纠纷作为一个“案结事了”的法律事件,而是理解为一个持续不断的社会和情感调整过程。

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对个体福祉的重视,一方面体现在对当事人需求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关注上,在保护他们离婚权利的同时实现行为的改善、情感的治疗和自我的成长;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儿童予以特别的重视上,以减少离婚诉讼对儿童的负面影响。

而对前者的关注最终也是为了后者最大利益的实现2.心理学要素贯穿家事纠纷解决过程首先,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强调要对家事案件进行差异化管理,在程序开始时就对所有家庭案件进行评估和分诊,根据案件的性质、冲突的性质和程度以及诉讼过程的阶段对每个案件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其次,基于主观程序正义心理学理论,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也注重司法程序对人的情感和心理的影响例如,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强调赋权当事人积极参与纠纷解决过程的必要性最后,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还特别关注涉讼儿童的心理健康,。

在整个纠纷解决过程中,都会有专业的心理学人士对儿童进行评估和分析,以便向法官提供有说服力的建议和证明3.家事纠纷解决者扮演新的角色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中的法律职业者角色与传统角色明显不同对于家事法官而言,。

他们应通过培训掌握关于家庭的各种知识,以便对儿童的最大利益作出更好的判断同时,法官还应当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当事人的身心健康所带来的影响,以激发法律的正向治疗效果但法官要记住他们是法律专家而非心理专家,他们学习治疗性理论和技术意在更好理解当事人的言行并作出更恰当的回应。

对于家事律师而言,他们需要将关照委托人的心理健康福祉与维护其合法利益等同视之,积极帮助当事人解决法律问题,并适时与其他专业人士一起解决非法律问题,试图以一种更合作的方式来寻求双赢的结果2我国构建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面临的挑战。

(一)解纷价值重家庭而轻个体我国的家事司法改革把家庭的重要性放在个体之上,“治疗”更多地被理解为一种维护家庭与社会和谐稳定的方法基于以上价值取向,各级法院都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财力和精力用于家事纠纷双方当事人关系的回溯性修复上。

而对于当事人婚姻解体后关系的重组、离婚后父母与子女之间关系的重塑,以及如何改变当事人不当的行为和态度等方面,各级人民法院都极少纳入改革内容治疗性修复鲜少倾听未成年子女的诉求,遑论儿童利益最大化保护这种将家庭置于个体之上的司法价值追求,既忽视了大部分当事人的个体化需求,也没有真正实现儿童利益的最大化,

因而其与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初衷是背道而驰的(二)解纷程序心理学要素不足首先,很多法院对心理学的治疗作用的理解还不够到位,一些法院把疏导“情感”的“情”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中的“情”混同起来,把对情感的“治疗”等同于家长式的道德性说服。

其次,由于缺乏立法支撑和规范指引,一些法官并不清楚如何启动心理评估,何时该将案件转介给心理专业人士再次,一些法院更多的是把心理疏导等机制作为平息事端、案结事了的手段最后,我国家事审判改革对心理学要素的添加缺乏对儿童最大利益的全面考量。

综上,心理学要素应当贯穿纠纷解决的始终,应以增进当事人及其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为目标(三)纠纷解决者尚未转换角色其一,法官方面首先,有很多法院由于缺乏足够的人员编制,因此并没有真正组建“家事审判专门团队”,在改革告一段落之后,团队被解散相关人员又回到原来的岗位。

同时,家事纠纷的集中化审理给家事审判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司法安全压力,也导致审判人员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其次,许多家事法官虽然在理念上了解家事案件的特殊性,但是在纠纷解决实践过程中操作并不到位最后,我国“法官个人面临的积案压力、审限考核、终身追究和信任资源的欠缺等问题,在比较法上都是无例可循的”。

家事法官常过于追求“案结”而没有足够的耐心和时间来帮助当事人治疗情感,实施各项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制度的积极性也不高其二,律师方面鉴于传统对抗式审判模式下律师的核心工作是为当事人实现利益最大化,许多律师对于自己调停者的新身份并不能很好地适应。

再加上我国的法律教育和法律培训缺乏对法律职业者在家事领域纠纷解决理念、模式和方法上的更新,许多律师仍然沿用对抗式的思维来为当事人争取最大利益在实践中,律师对家事案件中儿童福祉的关注缺乏动力3我国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的构建路径

(一)家事司法应更加关注个体的幸福感如果我国的立法者和司法者继续采用单一的“家庭本位”原则来对待家事纠纷,“看不见”也“听不到”不同情境下个体情感与需求的表达,反而会降低人们对司法的信任以及对婚姻家庭生活的欲望。

因此,我国在构建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时有必要更加关注当事人以及未成年子女个体的幸福感当下我国正在进一步推进民事诉讼繁简分流改革应当在当下的民事诉讼繁简分流制度中赋予家事案件分流的特别标准,以案件是否涉及未成年子女这一要素为形式标准,在立案之时就进行繁简分流。

把不涉及未成年子女并且冲突性较低的家事案件分为“简案”,把涉及未成年子女,以及虽然不涉及未成年子女但是存在高冲突性情形的家事案件分为“繁案”更为关键的是,家事审判应该把未成年人的最大利益和福祉放在纠纷解决的首位。

,充分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表达权和参与权(二)家事司法应纳入更多的心理学要素首先,家事审判需要建构高效的案件差异化管理机制,以便对不同的案件给予不同的解决方案其次,家事审判需要运用主观程序正义的理念和方法来设计具体的纠纷解决程序。

,为当事人和未成年子女提供一个能充分表达他们需求和情感的平台,提升当事人对结果的满意度和履行意愿最后,法官需要对当事人的言行作出适当的反应,并且适时将当事人转介给相关专业人士同时,在家事审判中,法院需要聘请心理咨询师、家事调解员、家事调查员等专业人员,或者与当地政府有关机构以及有关心理咨询组织机构、心理学教育研究机构建立对未成年人进行心理疏导的协作机制,为当事人及其子女提供治疗和服务。

支付心理疏导的费用主要应以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进行(三)家事纠纷解决者的角色需要重塑从长远看,家事法律职业者角色的重新定位需要法学教育作出改变首先,应确定多样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如培养擅长运用非对抗性方式解决问题的法律职业者。

其次,法学教育应当重视培养学生的跨学科思维、知识与技能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法学教育还应当强调人本主义,注重提升法律职业者解决问题时处理情感和关系的能力对于家事法官而言,第一,在时间方面,家事审判更应该运用先进技术在案件管理制度上进行创新,从而减轻家事法官对案件管理的巨大行政负担,使其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时间来提升家事审判的效率。

第二,在精力方面,应确立调解与诉讼适当分离的模式,即全面建立由第三方机构/人员主导的诉前调解前置程序,同时由法官整合法院与社会资源,利用法院委托调解以及多机构联动等方式来为当事人提供各项服务第三,在动力方面。

,需要根据家事审判的特点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同时推动法官履职安全保障制度稳健发展第四,在能力方面,法院需要挑选最适合处理家事纠纷的法官,并对他们进行持续的跨学科培训对于那些有志于提供治疗性法律服务的律师,有关部门应当尽早出台治疗性家事法律服务业务的操作指南,并且为他们提供健全的和跨学科的培训。

4结论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治疗法理学的出现深深影响并改变了普通法系家事纠纷解决的理论与实践,家事司法正朝着更为精细化、人性化的趋势发展这一司法范式通过增加法律的治疗性效果,试图减少家事纠纷解决过程和结果给人带来的消极影响,在保护个体自由和权利的同时,也保证了儿童最大利益的实现。

虽然这一制度的建构将面临诸多挑战,但是从长远看,治疗性家事司法制度将更有效地缓解我国社会个体与家庭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强家事纠纷当事人对家事审判的信任,促进儿童最大利益和福祉的实现,并且让整个社会对亲密关系、家庭关系、亲子关系的认知产生质的飞跃。

- E N D -

家事法苑微信号:famlaw  专注于婚姻家事继承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资讯动态,致力于推动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共建特定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阳光下业务研讨、正当、正常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无小事,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和万事兴,共同关注,共同学习,共同努力!  本平台分享信息均注明作者、出处及原始链接,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跳转至源网页!  《“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于2008年2月15日创办,尝试搭建与律师同行、学者、法官、公证员、房管、媒体、政府相关部门及社会组织进行业务研讨、正当交往、信息共享的桥梁与平台,共同促进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

获取方式:1)简报电子版下载:http://www.famlaw.cn/Do_index_gci_58.html2)专题资料:家事诉讼程序立法及完善相关资料、继承法修改专家建议稿及争鸣专题资料、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实施一周年专题资料、2008全年合集精编版、2009年全年合集、2011年全年合集、《婚姻法》司法解释(三)第7条的理解与适用争议专题、全国首例冷冻胚胎权属案专题特别版、夫妻婚内确认财产所有权诉讼问题之探讨资料专题、家事法实务沙龙夫妻财产约定、赠与辨析专辑等,下载网址:。

http://www.famlaw.cn/Do_index_gci_60.htm3)《“家事法苑”未成年人保护专题法律资讯简报》,于2018年7月创办,电子双月刊,下载网址:http://www.famlaw.cn/Do_index_gci_59.html。

     “家事法苑”家事法主题QQ群(群号:171337785)-- 即时分享交流中国婚姻家庭法制信息动态,须以“城市+单位+姓名”实名申请、交流,只接纳法律职业共同体专业人士 法律人电影.音乐休闲主题微信群。

     群内每天不定时分享电影及音乐最新资讯,群友围绕电影和音乐主题交流互动,丰富法律人的业余生活;     不定期组织群友线下集体观影、电影资料分享、电影原声音乐视听鉴赏沙龙     有意愿加入者应以“城市+单位简称+真实姓名,加电影音乐群“,申请添加以下任一管理员:。

段凤丽律师(微信号:D13552693593)邓雯芬律师(微信号:13167578960)“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系列微信群群规则(2019年2月修订版)    “家事法苑”家事法实务交流系列微信群由“家事法苑”律师团队创建,目前包括以下21个群:家事法苑实务交流微信群(A-K群)、继承法苑实务交流群(A-D群)、涉外家事法苑实务交流群(1-2群);此外,还有法律人电影.音乐休闲主题微信群(1-4群)。

      总群主:杨晓林  其中,涉外家事法苑实务交流群分群主:赵宁宁;副群主:李丹、陆珊菁、冉维佳     各群管理员:杨晓林、段凤丽、邓雯芬、王志锋、徐文丽、杨竹一、李琳、李炜、辜其坤、严健、万薇。

一、建群宗旨     家事无小事真诚欢迎对婚姻家事继承及相关领域感兴趣的律师、法官、检察官、学者、公证员、房管、民政、妇联等政府公务人员、法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学生、媒体朋友加入,共建阳光下专业领域内法律职业共同体业务探讨交流的和谐平台。

二、本系列群分享、交流的主题及范围     本系列群定位为特定专业领域主题群、学习型群     本系列群主题为婚姻家事继承相关问题,群内分享资讯及交流范围原则上应限于与主题相关的实体及诉讼与非讼程序理论与实务问题。

继承法苑实务交流群和涉外家事法苑实务交流群分享资讯及交流范围特定于继承问题和涉外家事问题     群内主要分享国内外婚姻家庭立法、司法及理论研究动态,如家事审判方式改革、典型婚姻家事案例等资讯在主题上涵盖婚姻家庭继承领域权利保护问题,如性别平等、妇女权益保护、未成年人及老年人权益保护等基础法律议题;与婚姻家庭继承有关的新型财产、新型权利等新型法律实务难题;婚姻家庭伦理方面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社会科学议题。

     本系列群无意走向综合群,如单纯刑事、商事、劳动、交通事故等其他领域话题可另行解决,但与本群主题交叉的除外三、入群方式     为保障本群安全、高质量及可持续发展,防止滥加群,本群对外不作任何宣传,群规则只刊发于“家事法苑”微信公号自定义菜单及每期公号推文的文末。

群友入群由群管理员专人统一审查、邀请新人入群     请拟申请加入“家事法苑实务交流微信群”者先添加以下任一群管理员个人好友:段凤丽律师(微信号:D13552693593)邓雯芬律师(微信号:13167578960)

     申请信息务必请注明:“城市+单位简称+真实姓名,家事法苑实务交流微信群”;     新群友认真阅读管理员发送的本群规、承诺将严格遵守后,管理员方可拉其入群     家事法苑实务交流微信群(A-K群),管理员每天统一分享资讯,群友只加一群即可,不必重复加群。

四、实名交流     本群实行实名(真实身份)交流制!     群友入群后应马上按要求修改群昵称,点击群界面右上角三个点标志,向上划动屏幕,出现“我在本群的昵称”点击即可修改:     1.律师署名方式:省份+城市+姓名+律师,如:北京***律师、山东淄博***律师,群昵称中不得显示电话、律所名称、字号、具体部门职务、业务方向及其它带有商业营销色彩文字。

     2.公证员署名方式:省份+城市+姓名+公证员,如:上海公证员李**;     3.学者署名方式:学校简称+姓名,如:北大王**,广西师大李**;     4.学生署名方式:学校简称+身份+姓名,如:中科大博士生张**,吉大硕士生李**,北大本科生丁**;

     5.法官、检察官署名方式:省份+真实姓氏+法官或检察官的方式,如北京李法官、黑龙江王检察官;     6.民政部门、妇联、媒体等其他界别群友参考前列署名方式,省份+城市+职业+姓名,如:北京妇联***,上海公司法务***,人民日报***。

     群友不能接受实名规则的免入,入群后应当立即按照要求修改群昵称,经过群管理员三次提醒仍不配合的,管理员有权将其移除出群五、尊重群友     尊重群友,未经事先允许、不得随意添加其他群友为个人好友。

     严禁违反群友意愿,发送广告等商业信息、擅拉群友加入其他主题群等不良行为,一经举报,立即移除出群六、温馨免打扰提示     如群消息过多,影响本人工作、学习及休息,可在手机右上角,点开群设置界面开启“消息免打扰”,定期浏览群信息、参与互动即可。

七、友善发言及禁忌     本群群友来自于法律职业共同体各界别,大家非常难得聚在一起,特别要注意自身形象,互相尊重;     群内严禁闲聊,只研讨专业问题发言交流要注意顾及他人感受,就事论事,不要有任何人身攻击、贬低他人人格或针对其他群体的偏激言行。

     严禁转发或发布招聘、推销、心灵鸡汤、拉票、优惠券信息;严禁转发涉及政治性的资讯;严禁转发律师个人及律所营销的帖子;与本群专业领域不相关的公、检、法等机关、机构及组织的纯官宣资讯同样不宜转发本群。

     本群除农历大年三十、大年初一、大年初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公历12月31日及1月1日外,不允许在群内发红包八、分享注意事项     本群鼓励群友分享与本群第二条主题及范围相关的各种审判动态、典型判例及最新法律法规及地方法院审判意见等,尤其鼓励群友分享自己原创的相关实务研究文章,包括分享自己个人网站、博客、微信公号上的文章。

故本群禁止任何形式的营销行为,群友分享的文章页面上尽可能不要附有过于明显带有营销色彩的个人照片、宣传文字及过于详细的名片式联系方式     本群谢绝分享过于简单的普法、相关问题说明性的“软文”及单纯诉讼技巧类的文章。

     群内严禁功利性地推送微信个人名片及公众号名片;微网站名片及链接;个人网站链接、博客链接,严禁将相关专业资讯贴到自己的个人网站、博客或公众号上再推荐链接到微信群这样以提高点击率、博粉为目的商业推广做法。

【注:“家事法苑”公众号(微信号:famlaw)已做到了去商业化,可参考】九、交流方式建议     鼓励、提倡群友开展与群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与实务的互动交流     本群交流问题,可由个案切入,但禁止单纯的个案办理咨询,应先概括基本事实,从中提取有理论及实务研讨价值的一个或几个问题集中深入交流,最后以旗帜鲜明的问题进行讨论。

     本群交流问题的方式建议为:应先主动查找必要资料,一次性把基本案情、事实叙述清楚(不要再让群友追问事实)并注明自己的初步看法,能附上相关法律法规法条及司法解释等依据为宜,抛砖引玉,希望听取群友的意见和建议。

     群友在解答问题时,也应先思考,较系统阐述自己对此问题的看法及观点,不要采用漫无边际地三言两语聊天式交流,以免造成刷屏、影响群友     群友可在群内畅所欲言,严禁群友不管基于任何目的、未经发言群友同意、擅自截屏在群外分享、使用,如有违反,一经发现,管理员有权清理出群。

十、尊重智力劳动成果尊重智力劳动成果,群内分享资讯仅供群友学术及实务探讨、交流及研究使用     资讯搜索、编辑、整理需日复一日,耗费相当时间与精力正常情况下,我团队每天收集、分享、推送的资讯信息,月底汇编起来就是每月的“家事法苑”婚姻家事法律资讯简报(下载地址:。

http://www.famlaw.cn/Do_index_gci_58.html)     群友不宜经常性地或整体性取材本群资讯信息,上传到网络(个人网站、博客、公号等自媒体)、转到自己或其他的微信群、QQ群,或为其他非研究用途使用。

     规范使用本群资讯,应注明资讯来源于家事法苑实务交流微信群十一、违规及处理     群友应自觉遵守本群规则并接受群主及管理员的善意提醒及劝告;     对于违反群规则的行为,群主或管理员有权、有义务即时制止。

     群友违反群规则经提醒三次,不回应、不接受,管理员可直接移除本群;     群友间应友善相处,如发生争议,应保持克制,务必不要与其他群友或管理员争执、造成刷屏,影响其他群友建议发生争议时,建议群友及时向群主或管理员反映,由群主或管理员给出处理意见。

     良好的群的氛围,需要大家共同维护、共同呵护!     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共建阳光下专业领域内律师、法官、检察官、学者、公证员、房管、民政、妇联等政府公务人员、法务工作者及其他法律从业者、学生、媒体等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探讨交流的和谐平台!

“家事法苑”微信群管理员团队                              2019年2月1日“家事法苑”(famlaw)专注家事诉讼实务研究,分享中国婚姻家庭法制建设及理论研究动态,家事无小事,共同关注、学习、推动!

亲爱的读者们,感谢您花时间阅读本文。如果您对本文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联系我。我非常乐意与您交流。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大众 新闻38855